财富广场讯:
伴随着腾讯、阿里、唯品会、复星、国美等业内龙头企业陆续拍地进驻,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于今年异军突起,成为广州创新的代名词。
广州创新发展观察团专家把脉海珠“创新岛”
此次,广州创新发展观察团走进海珠,众专家把脉“创新岛”,也纷纷把目光投向了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活动结束后,记者继续约访专家学者,对海珠如何树立“创新岛”形象作了延伸解读。观察团专家认为,海珠既要关注顶级高校创新作用,也要激发众创空间创新潜力,两管齐下营造创新氛围。其中有专家呼吁海珠打造“互联网+”创业大街,把各种要素通过金融纽带聚集在一起,把产业的龙头作用和功能带动起来。
海珠如何树起“创新岛”形象
拥有90.4平方公里的面积的海珠区,一直不乏发展话题:古有黄埔古港,今有广交会和琶洲会展区。这个被珠水四面环绕的海珠岛,今年以来成为广州的创新窗口。海珠要树立起“创新岛”形象,需要重新审视并把握其区位优势。
霍国庆:海珠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岛,具有宜居宜业的特点,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是创新创业者聚集的“洼地”。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海珠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海珠要继续保持创新优势,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岛”,就要通过创新产生高附加值产品。海珠要树立起“创新岛”形象,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协调管理创新。
首先,要重视“广交会”平台。广交会已经有近60年历史,是“中国第一展”,广交会已经成为中国外贸“晴雨表”。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广交会要做成线上永不闭幕的广交会。如果广交会能够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每天都开展,O2O的广交会将给海珠带来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商业形态的聚集。
其次,“创新岛”的创新要落实在管理创新上。科技管理学对创新定位是实现“五创要素”,即创意、创造、创新、创业和创投。通过比较,海珠基本具备“五创要素”,如海珠TIT创意园有创意,密集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有创造,企业将科技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有创新,众创空间每周都进行创新路演和项目启动上马表明创业和创投表现不俗。
王珺:从大城市呈现出分工圈层结构理论来说,海珠要做“创新岛”,必须成为城市核心地区,同时又要与繁华商业区有微妙的距离感。
大城市的核心区多承担商业圈角色,这里地价昂贵、人群密集流动,对创新者来说难以闹中取静,因此逐渐进化为商业区,这相当于广州的天河区和越秀区。商业区的外围则是中间层,这里地价相对便宜,环境较为幽静,生活配套齐全,生活成本不高,适合扮演技术创新角色,海珠区和萝岗区正与之对应,海珠拥有全省密集度较高的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孵化器便是例证。
大城市的分工圈层结构同样适用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合作,比较深圳与东莞、惠州的分工合作,深圳着力创新,不少产品则放在后者两个城市中生产。
海珠要培育“创新岛”,也要把握分工圈层结构。未来这里可以吸引最顶尖的移动互联网创新企业和机构,影响力辐射到珠三角的二线城市群中。反过来说,珠三角的二线城市也需要创新带动,倒逼一线城市提供创新来源。在广州乃至全省的创新格局中,海珠“创新岛”发展空间大,要扮演创新输出的角色。
财富广场
2
重视中山大学创新引擎作用
在任何时候,顶级高校既是一个地区的智力高地,也是知识创新的引擎。上世纪5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启了创新创业的思潮,师生创办了惠普、思科、雅虎、谷歌等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企业,推动形成了硅谷这一高新技术产业高地。中山大学作为创新引擎的作用不容忽视。
曾伟玉:海珠区要打造“创新岛”,区政府要重点把握中山大学这个创新引擎。
海珠的创新引擎可能有多个,但中山大学是其中的泰斗。实践和经验表明,顶级高校既是一个智力高地,也是知识创新的引擎。这主要是因为,在高校中,有创新所需要的最集中的人才资源。毫无疑问,高校师生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创新、高新技术创造的主动力。
比如,斯坦福大学在上世纪50年代开启了创新创业的思潮,斯坦福师生创办了惠普、思科、雅虎、谷歌等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企业,推动形成了硅谷这一高新技术产业高地。权威报告显示,目前硅谷活跃企业中有近4万家与斯坦福大学紧密相关,这些企业创造了540万个就业岗位和每年约2.7万亿美元的收益。作为中国创新创业最为活跃的区域,中关村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就是越来越多的高校老师开始成为学生创业的天使投资人,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指导和起步支持。
海珠区拥有中山大学这一世界知名高校,如果没有依托好中山大学的科研、人才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其创新潜力,加大在科研成果转化、孵化器建设、创业教育、创业扶持等方面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那将是海珠区最大的创新资源浪费。
霍国庆:海珠区要用中山大学这个国家级一流大学的智库,加快培育知识创新,让技术创新成果服务于创新发展。当前中山大学科技园区、中大创投成为业内知名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但这还不够,因为还没有达到国内最知名程度。简单地说,中山大学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还没有起到带动作用,随着大学产学研加速提升,企业和众创空间通过保持交流、学习和吸收,将会全面提高自身的发展速度。
广州还应该把中山大学定义为顶级人才库进行打造。腾讯就是有了张小龙这样一个领军人物,才成就了微信。在任何时候,领军人才对于区域创新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珠区要密切跟中山大学合作,培育出领军人才。政府还要转变领军人才培育思路,不能再光靠奖励补贴,而是要创造事业平台来留人。
财富广场
3
海珠创新如何发展众创空间
在当下“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战略下,拥有龙头企业的区域,拥有人才溢出、资本流转的优势。要让创新进行无缝对接,除了龙头企业外,还必须搭建起扶持初创者的众创空间。地方政府越早意识到众创空间的重要性,并扶持其发展,才能越早走上创新的转型之路。
王德禄:海珠区创新创业氛围很足,接下来要培育众创空间。海珠区TIT创意园有潜力打造成广州的中关村“创业大街”。
众创空间极具活力,它更侧重于开放环境下创业团队间的沟通交流,相比孵化器更能提供开放的创业服务。众创空间侧重于做创业苗圃服务。众创空间的好坏多寡是衡量一座城市创新活力的指标。美国硅谷一年有4.6万家新企业成立,中关村的数据是5万家。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现在到处是“咖啡味”,寻求创业的年轻人借助众创平台,逐渐实现了从新想法向产业化的转化。未来,中国是新实业、新消费、新想法的天下,广州要及早做好准备。
TIT创意园前身是广州纺织集团的厂房,经过改造后呈现出创新氛围,这说明广州的眼光比较超前。传统产业正在经历发展瓶颈,新兴产业会逐渐取代它。要让新兴产业扎根、做大,前期必须要有众创平台。
众创空间里的企业死亡率很高,甚至超过50%,如果剩下的一小部分出现爆发式成长,那就达到了效果。创业多样性是创新生态的源泉,众创空间就是源泉中的源泉。有人认为,不要轻易鼓励年轻人创业,因为创业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众创空间恰恰是反其道而行,因为新东西不做出来,没有人知道是否能够成功,就像微信一样。
有些地方政府关注的是已经爆发成长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忽视了初创型企业,这种做法比较急功近利,现在政府要转变思路,体制内力量要对市场形成更加开放和支持的格局。
谢勇: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需要的动力是类似于中关村创业大街的“互联网+”大街,把各种要素通过金融纽带聚集在一起,把产业的龙头作用和功能带动起来。
当下,成功的创业者大都是大公司跳槽出来的,未来海珠也将出现这种可能。琶洲短短时间里进驻了如此多的龙头企业,吸引大量高端人才聚集,人才上形成溢出效应。
中关村“创业大街”依靠的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把创业服务机构集中在一起,比如3W咖啡、车库咖啡、天使会、联想创投等,集聚了创业服务、创投机构有上百家,每天车水马龙。琶洲除了扶持产业龙头,还要有属于自己的创业空间,让上了轨道的创业者和初创者能够迅速对接资金和人才,最终形成创新氛围。
转载请注明:财富广场(http://www.zg-pck.com/)